【丹丹看展之展览资讯】这些展览值得一看!
1、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
展览地点:
北大红楼东平房临展厅
展览时间:
04.06——06.23
可通过京华丹心微信公众号“基地预约”专栏或关注“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4月6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的“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在北大红楼开幕。
展览以“寻路”为主题,共分为“救亡图存 运动热潮”“工学实践 奋起抗争”“上下求索 建立组织”“宣传马列 扩大队伍”“世纪回响 党史丰碑”五个部分,运用200余张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档案图片及30余件文物及复制件展示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成立、发展过程、主要活动和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作用。展出有保定育德中学发给贺果的毕业证书,上海法文协会的残牌,邓小平、李富春等在法学习、工作的档案,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通告,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等文物文献。
此次展览中的实物展品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见证了先进知识分子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探寻“主义”之路,最终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年时代救亡图存、追寻真理、留学报国、献身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引导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真理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展览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展览时间:
可关注“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近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这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为中国民众了解犍陀罗文化的深厚内涵与重要意义提供了渠道。展览分为“芳香国:多元文化下犍陀罗文明的诞生”“犍陀罗艺术的辉煌”“犍陀罗艺术的余辉”三个单元。从古代犍陀罗文明发展的角度,为观众展示犍陀罗文化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
本次展览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塔克西拉博物馆、白沙瓦博物馆、伊斯兰堡博物馆、迪尔博物馆、斯瓦特博物馆和洪德博物馆共七家博物馆。这些文物多为考古发掘出土,时间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不等。故宫博物院文物30件(套),大多从古代犍陀罗地区通过高原丝绸之路上斯瓦特、喀什米尔等艺术中心进入中国西藏西部。
3、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
展览地点:
颐和园德和园
展览时间:
04.06——08.06
可通过京华丹心微信公众号“基地预约”专栏或关注“颐和园”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4月6日,“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在颐和园德和园开展。本展览从彩画的构图、纹饰、色彩、工艺、保护等方面讲述色彩斑斓的木衣锦绣。徜徉其中,我们无不感叹建筑彩画色彩之华丽、能工巧匠技艺之精湛,并希冀这瑰丽的锦色可以被珍视与传承。
此次展览分为“构图端庄等级分明”“纹饰唯美祈福纳祥”“画栋流丹工艺精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四个章节,分别从传统建筑彩画的文化历史、纹样分类、工艺技法和传承保护进行全面展示。相较以往的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此次展览从展厅选址到内容设计,全面展示了颐和园在保护传统彩画工作中的历程。
颐和园举办的“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中,特别增加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章节,以颐和园长廊保护工作为基础,重点展示了我国建筑彩画保护的传承与发展,游客在观看展览后,再次进入颐和园游览,能以建筑彩画的视角,重新审视颐和园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遗产保护。而展览让游客进入其中,目之所及,非彩即画,通过彩画新绘手法和近距离观察的做法,形成对彩画保护的创新与传承。
4、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
展览地点:
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
展览时间:
可通过京华丹心微信公众号“基地预约”专栏或关注“北京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近日,“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本次展览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共同主办,展期约6个月。本展览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四个方面,结合110余件精美展品,从多角度向观众宣传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树木文化。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轩辕黄帝的“时播百谷草木”到秦朝时期的“伐木有定时”,从战国时期的“养之以时,用之有节”到隋唐时期的“劝民种树”,再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无不彰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
本次展览展示手段多样,既有精美的自然标本、视频、互动游戏,还有精致的模型、工艺品等,旨在向观众多角度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树木文化,让更多观众爱上树木,关注树木,关注自然生态。
温馨提示
参观展览时,请大家遵守相关规定,提前预约,佩戴口罩,有序参观,谢谢配合!
- Unique Post

有没有其他破解版的
评论于 嘀哩嘀哩TV v1.0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