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

喙huì

〈名〉

(1) (形声。从口,彖(tuàn)声。本义:鸟兽的嘴)

(2) 鸟兽及某些其它动物(如乌龟和章鱼)的嘴 [beak;snout]。如:喙息(用口呼吸的禽类)

(3) 人的嘴 [mouth]。如:喙争(犹言口舌之争);喙长三尺(嘴长三尺的人。讥人强言善辩);喙息(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4) 器物的尖端 [point]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

词性变化

◎喙huì

〈形〉

(1) 疲困;喘气,喘息 [tired;weary]

维其喙矣。——《诗·大雅·緜》

(2) 又如:喙息(犹喘息)

常用词组

喙突 huìtū

(1) [coracoid process]

(2) 大多数哺乳动物退化的喙骨,它与肩胛骨融合并形成一个突起。人类的喙突从肩胛骨向上向内延伸,然后向前向外弯曲。

(3) 尺骨上关节面前下部外倾的突起,当胳膊屈曲时与鹰嘴窝相适应。

鸟的嘴巴称为喙。它们是由鸟的上下颌骨向前突出形成的角质结构。由于进食的方式和食物种类不同,喙的形状也就千差万别。通过观察鸟的喙,就能知道它们爱吃什么  。“喙”,中文常用汉字之一。常用作名词、形容词等。多指鸟类的嘴或形容像鸟类嘴一样尖锐的东西。形声。字从口,从彖,彖亦声。“彖”本义指“上大下小的猪嘴”。“口”指鸟兽向前突出之口。“口”与“彖”联合起来表示“鸟兽突出前伸的上大下小,以上包下的嘴”。本义:鸟兽的上大下小,以上包下的长吻部。注意:有些短吻狗,以及猴类等的嘴不适用本字。

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

老办法,先放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1)接吻中的“吻”,指的是嘴唇;(2)成语“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嘴。详情请看相应字的加粗对应词条。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44课,讲四个汉字,都是“口”部汉字,分别是“噭、噣、喙、吻”。还是老话:这是相对枯燥的一课,请耐住性子。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噭。这个字有三个读音:

(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jiào。给的解释是:“噭,吼也。从口,敫声。一曰噭,呼也。”形声字。它的本义同“叫”。就是吼叫、呼喊、鸣叫。《广雅.释诂二》:“噭,鸣也。”《字汇.口部》:“噭,与叫同。”比如司马相如《长门赋》:“白鹤噭以哀号兮”指白鹤哀哀地长鸣。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1张图片-郝囷科技

(噭叫的白鹤)

本义之外,噭又指哭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昭公于是噭然而哭。诸大夫皆哭。”何休注说:“噭然,哭声貌。”这是哭出声来的哭,鲁昭公放声大哭起来。跟随昭公的鲁国大夫们也跟着哭起来。

(二)第二个读音读qiào。指口。《集韵.啸韵》:“噭,口也。”比如《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马蹄噭千,牛千足,羊彘千只”颜师古注称:“蹄与口共千,则为马二百也。”古人用千计数,蹄(一马四蹄)与口共1000,就是200匹马。牛千足,即250只牛,羊与猪共1000只。

(三)第三个读音读chī。同“喫”。就是吃。《集韵.锡韵》:“喫,《说文》:‘食也。’或作噭。“

噭的小篆写法如图: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2张图片-郝囷科技

(噭的小篆写法)

2、噣。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zhòu。给的解释是:“噣,喙也。从口,蜀声”。形声字。“喙”字是下一字,本义就是鸟嘴。也作“咮”。《玉篇.口部》:“咮”,同“噣”。《诗经.曹风.候人》有:“维鹈在梁,不濡其咮。”《毛传》称:“咮,喙也。”大意就是:鹈鹕栖在鱼梁上,长嘴未湿太反常。这是没落贵族讽刺新兴贵人的诗。鹈鹕以长嘴捕鱼,嘴不湿,当然反常。再比如《史记.赵世家》:“中衍人面鸟噣”噣就是鸟嘴的意思。噣的本义就是鸟嘴。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3张图片-郝囷科技

(鹈鹕)

本义之外,噣又是星名。是柳宿的别名。《汉语大字典》称东方朱雀七宿,但一般二十八宿中,朱雀一般称南方朱雀,不知为何有此差异,资料中查不到,暂时存疑。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4张图片-郝囷科技

(二十八宿图)

(二)噣的第二个读音读zhuó。同“啄”。鸟啄食。《尔雅.释鸟》:“生噣,雏。”陆德明释文:“噣 ,义当作啄。”《广韵.觉韵》:“噣,鸟生子能自食。”其实这个字义是从本义引申而来,鸟嘴的主要功能就是啄食。比如《战国策.楚策四》有:“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棲茂树,鼓翅奋翼。”噣就是啄,这句话的大意是:黄雀也是如此,它俯身啄食白米粒,飞上茂密的树上栖息,不时地拍打着翅膀奋飞。

噣的小篆写法如图: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5张图片-郝囷科技

(噣的小篆写法)

3、喙。读hu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喙,口也。从口,彖声。”形声字。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称:“兽虫之口曰喙。”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引用《通俗文》:“兽口曰喙。”因此,喙的本义指鸟兽虫鱼的嘴。比如《汉书.匈奴传下》:“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而不悔也。”颜师古注:“喙,口也。摧百万之师于兽口也。”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6张图片-郝囷科技

(不同的鸟喙)

本义之外,又有如下几个用法:(1)人的口。比如:无庸置喙。这个意义是由鸟兽虫鱼的口引申而来。比如《庄子.秋水》:“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成玄英疏:“喙,口也。”这句话的大意是:现在我没有地方张嘴了。我请问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再比如宋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各种诽谤超出事物情态之外,就是再多的嘴也无法辩解。现代汉语“百喙莫辩”发展成为成语,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也称“百口莫辩”。

(2)器物的尖端。《史记.楚世家》:“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张守节《史记正义》:“凡战有钩。喙,钩口之尖也。”楚国折断钩的小尖尖,就足以制成九鼎。

(3)叹息。一些地方方言对叹息的称呼;《方言》卷二:“息、喙、呬,息也。周、郑、宋沛之间曰息,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喙,东齐曰呬。”

(4)疲困。《诗经.大雅.緜》:“混夷駾矣,维其喙矣。”《毛传》称:“喙,困也。”这句诗的意思是:昆夷吓得急急逃跑,气喘吁吁又疲困。《緜》是周代史诗,是赞颂历代周王功绩的诗。又比如王安石《和蔡副使枢贺平戎庆捷》:“国家道泰西戎喙,还见诗人咏串夷。”国家走向安泰,西戎走向疲困,诗人们争相咏叹诗经中“串夷”的诗句。

喙的小篆写法如图: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7张图片-郝囷科技

(喙的小篆写法)

4、吻。读wě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吻,口边也。从口,勿声。”形声字。口边是什么,就是嘴唇,所以,吻的本义就是嘴唇。《周礼.考工记.梓人》称:“锐喙,決吻。”郑玄注称:“吻、口腃也。”比如晋代左思的《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染红嘴唇的“口红”(丹,唇脂等)这种东西了。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8张图片-郝囷科技

(古人的口红)

现代我们说的接吻,其中的吻用的是吻的本义,就是互相接触对方的嘴唇。比如晋桓彝《荐谯元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其中“身寄虎吻”演化为成语,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唇边上。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用嘴唇去接触人或物以表示爱的感情这个动作,是吻的名词引申而来的动词用法,这个用法是现代汉语中产生的。

吻的小篆写法如图:

喙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典故:“百喙莫辩”中的“喙”,指的是什么?)-第9张图片-郝囷科技

(吻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4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甜心博客“发送【166498】获取密码,填入获取到的密码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提交

版权声明:
作者:甜心剥壳
链接:https://kubaobao.cn/166498.html
来源:酷宝宝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