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是什么意思解释(毛泽东诗词磅礴气势赏析)
磅礴是什么意思解释
磅礴,汉语词语,拼音是páng bó,形容词,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出自晋 陆机 《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磅礴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也有混同、充满等意思。
毛泽东诗词磅礴气势赏析
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中华古诗词灿若星河,气势磅礴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品读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可以感受那豪迈的气魄美。
磅礴气势,形容气势极其雄伟。人民领袖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具有气势磅礴的特点。例如,《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形象地概括了革命者奋发图强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画面洋溢气魄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诗人对人类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首词的气势美,以情为经,以景为纬,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磅礴气势和壮志豪情。
二
气势磅礴是指人们身上激发出来的强大魄力、英雄气概、豪迈气势,让人热血沸腾。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清照《渔家傲》掷地有声:“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品读这气势磅礴的古诗词,让人热血沸腾。
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地球不过是一个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诗人以“小小寰球”起笔,气势恢宏,境界壮阔。这种化大为小的空间压缩,显示了青年毛泽东雄伟的气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四个三字短句,字字珠玑,掷地铿锵;笔力雄健,石破天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点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革命者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加速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正是对当时世界革命形势的艺术概括和乐观展望。
三
磅礴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王维《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抒情自豪,屈指一算,红军所行路程已经两万,险峻高山己征服。“不到长城非好汉”,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和拼搏决心。“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长征胜利了,革命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缚住苍龙”只是时间早晚。诗人充满必胜信心,故全词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
Related Posts
- 小米回应被点名(小米被什么部门点名批评) (1.000)
有没有其他破解版的
评论于 嘀哩嘀哩TV v1.0免费版